霉菌的C源谱比较广,简单的弹堂葡萄糖到复杂的淀粉糖蜜等,都等被霉菌利用;
霉菌利用N源也较多,如蛋白胨,无机氮源、硫酸铵都能被利用;
霉菌常利用的生长因子有生物素、脂肪酸、植物激素等;
根据霉菌种类的不同,利用的无机盐也不同,主要集中在微量元素铁、锰、锌上。
霉菌生长繁殖主要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保持含有水份,一般来说,饲料中真正能被微生物利用的那部分水份又称为水份活性(Wateractivity缩写为Aw),Aw越接近于1,微生物易生长繁殖。食品中的Aw为0.98时。微生物易生长繁殖,当Aw降为0.93以下时,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,但霉菌仍能生长。
温度对霉菌的繁殖及产毒均有重要的影响,不同种类的霉菌其适温度是不一样的,大多数霉菌繁殖适宜的温度为25~30℃,在0℃以下或30℃以上,不能产毒或产毒力减弱。如黄曲霉的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-8℃,高繁殖温度是44~46℃,适生长温度37℃左右。但产毒温度则不一样,略低于生长适宜温度,如黄曲霉的适宜产毒温度为28-32℃。
与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一样,不同的饲料基质霉菌生长的情况是不同的,一般而言,营养丰富的饲料其霉菌生长的可能性就大。实验证实,同一霉菌菌株在同样培养条件下,以富于糖类的小麦、米为基质比油料为基质的黄曲霉毒素产毒量高。另外,缓慢通风较快速风干霉菌容易繁殖产毒。
如果原料收获后尚未晒干或晾干便包装入库,或堆积、贮存过久,饲料中的霉菌便在温、湿度适宜时大量繁殖,导致饲料霉烂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不要只重视梅雨季节的防霉,即使在低温季节,只要饲料存放环境潮湿,或饲料含水量超标,同样会发生饲料霉烂,只是低温下霉烂速度比高温时慢,从而不易被人们所警觉。
另外,仓库通风不良、漏水也是饲料发霉的原因。饲喂畜禽时,每次加料过多,积存过久,饲槽长久不清洗等。也会引起发霉。
露保美-青贮添加剂
露保康-干草防霉剂
诺霉克-霉菌毒素吸附剂